早產 (子宮頸短)

早產 (子宮頸短)

調查顯示,每 100 名孕婦就有7 名會早產,37 週前出生的BB屬於早產,早產嬰兒需要接受特別護理,不過若及早發現問題,是可以提高嬰兒生存率及預防早產。

早產的原因包括孕婦患有妊娠毒血症、高血壓、子宮頸鬆弛等。子宮頸鬆弛部分原因和發炎有關,先出現子宮頸變短,然後擴張到一定程度,子宮頸便無 法承托胎兒重量,羊膜便會突出,加上子宮收縮,有可能導致小產或早產。

子宮頸長度在 2.5 厘米以下便屬於過短,佔 1.8%婦女。子宮頸鬆弛患者,在懷孕 34 週前早產機會較一般孕婦增加 10 倍。

檢查與治療方法

醫生可為懷孕 20 至 26 週的孕婦,利用陰道超聲波檢驗子宮頸的長度,過程是把探頭 放進陰道內對準子宮頸,觀察子宮頸的直切面及量度長度。

如子宮頸長度過短,醫生可處方藥物,減少早產機會。建議子宮頸鬆弛患者應避免於懷孕期間行房,定期接受超聲波監察及如出現肚痛、穿水或產前出血狀況,就需要盡快入院治療。

各項產科服務詳情如下:

本中心榮獲《2023年度亞洲最有價值品牌大獎最佳婦科診所品牌大獎》《最佳婦科診所品牌大獎》Best Women’s Health Clinic Brand Award of the Year ,以下是主辦單位的訪問片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