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頸癌

子宮頸癌

子宮頸癌是本港第八大女性癌症殺手,30 歲以上的女性有較高風險患上,而子宮頸癌的確診年齡中位數是55歳,病因為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(HPV),HPV經由性接觸傳播,少部份女性會演變成子宮頸癌,可透過定期檢測加上注射HPV 疫苗預防。 早期子宮頸癌的症狀並不明顯,到晚期會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,症狀包括:
  • 不在經期期間出現血斑或輕微出血
  • 經期較長,出血量較多
  • 性行為後出血
  • 陰道分泌物增多
  • 性行為時疼痛
  • 原因不明的持續性骨盆和/或背痛
常見導致子宮頸癌的HPV病毒有13種,其中的16型和18型HPV病毒與子宮頸癌關聯最大,7成患者被這2種病毒感染,若持續感染宮頸,會令細胞變異形成子宮頸上皮內瘤,最後有機會發展成子宮頸癌。 以下是患上子宮頸癌高風險人仕:
  • 患有 HIV或其他免疫系統病
  • 有吸煙習慣
  • 有長期服用避孕藥(五年或更長)
  • 生育三個子女或以上
  • 有多名或不固定性伴侶
查及診斷方 1. 子宮頸癌篩查 進行子宮頸抹片或柏氏抹片 (Pap Smear),檢測HPV,了解子宮頸細胞有否受高風險類型的 HPV感染,若有病變,會安排進一步檢查,適合25 至 64 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婦女作篩查,可用以下方法跟進: 2. 子宮頸電圈切除術 (LEEP) 用電熱環形線圈切除子宮頸的異常組織,在局部麻醉下完成。 3. 子宮頸刮除術 用小刮匙或細刷刮取子宮頸組織化驗。 子宮頸癌期數 子宮頸癌分為四期 : I期  子宮頸表面及其皮下組織發現癌細胞 II 期  癌細胞蔓延到子宮頸旁的組織和陰道的上三分之二範圍 III 期  擴散到陰道下部三分之一範圍以及盆腔側 IV 期  擴散到膀胱、直腸或其他身體器官,如肺或骨骼。 治療方法 早期的子宮頸癌,可考慮手術切除; 當晚期擴散到其他器官,可進行化療等方法: 手術切除 子宮頸癌手術主要有三種類型: 1. 子宮頸切除手術 保留子宮,切除部分或整個子宮頸和陰道上部,適用於非常早期的子宮頸癌,能保留女性生育能力。 2. 子宮切除手術 早期子宮頸癌的常用治療方法,切除子宮頸、子宮、卵巢和輸卵管。 3. 盆腔器官清除手術 子宮頸癌復發時進行,切除盆腔內所有器官如子宮頸、陰道、子宮、卵巢、輸卵管、膀胱和直腸。 放射治療 又稱電療,用高能量輻射線殺死癌細胞: 體外放射治療 (EBRT) 從體外將X光照射到腫瘤,過程只需數分鐘,不會有痛楚。 內放射治療(近距離放射治療 放射源會放置在陰道或子宮頸內,由於放射源接近身體,病人可能出現副作用包括陰道因受刺激而變紅和疼痛、膀胱刺激等。 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藥物分為靜脈注射或口服,有效殺死大部分癌細胞,對已擴散或子宮頸癌復發的患者,化療是主要治療方法,按週期進行,通常為一星期或三星期,因藥物同時也會損害身體的正常細胞,所以會導致副作用包括噁心、嘔吐、食慾不振、脫髮、口腔潰瘍、疲倦等。 標靶治療 是針對子宮頸癌細胞上蛋白質的藥物,破壞癌細胞或減慢其生長,適用於治療晚期子宮頸癌。 免疫治療 用藥物來刺激自身的免疫系統,讓細胞更能識別和摧毀癌細胞,適用於已擴散或復發的子宮頸癌。
本中心榮獲《2023年度亞洲最有價值品牌大獎最佳婦科診所品牌大獎》《最佳婦科診所品牌大獎》Best Women’s Health Clinic Brand Award of the Year ,以下是主辦單位的訪問片段。